学校概况
学校成立于2001年6月,前身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20年1月转设为“浙江省人民政府管理、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浙江大学支持办学”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宁波市和浙江大学的“名城名校”合作办学模式,支撑引领学校创新发展、整体跃升。2013至2019年,学校连续7年位居国内同类院校排行榜第1名,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试点示范高校;转设后排名稳定在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主榜全国第250余位。2024年9月,宁波市出台《关于支持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建设一流创新性应用型大学行动方案》,着力将学校打造为应用型高校改革的“宁波坐标”。
学校位于宁波市南高教园区,占地约1116.1亩,总建筑面积约38.4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先进齐全的教学、实验配套设施,建有各类高标准教学实验室64个。千兆带宽专用光纤直通浙江大学,共享各类数字资源。总面积1.97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拥有藏书162万余册。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国际教育和继续教育相辅的人才培养体系。下设11个二级学院,面向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万余人,累计培养5.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与浙江大学等省内外高校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在校研究生近300人,累计培养1700余人。落实“五育并举”,形成“行走的新闻”“用声音叙事”等教育部校园文化品牌和“益立方”公益学堂、阳明学堂等省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形成以工科为主,理、文、法、经、管等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打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慧化港口与服务两大学科群,集聚相关学科联动发展,建成省重点学科6个、市重点学科19个,在建“十四五”省一流学科5个。推进专业和学科一体化发展,现有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重点(特色)专业11个、市级重点专业17个;1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科方向为重点,建成科技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海洋局新型海洋养殖装备研发与服务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波兰研究中心”、智慧海洋牧场装备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光伏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
学校坚持以人才引育为引擎,形成一支师德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杰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类市级以上人才工程人选302名。专任教师队伍中41%教师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73.58%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拥有研究生导师22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0人)。建有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博士后试点工作。
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使命,形成立足宁波、面向全国,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服务体系。实施“拥抱城市计划”,全面(战略)合作已覆盖宁波所有区(市、县)。转设后,年均外源到款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承担116项宁波市重大重点项目,服务企业700余家(合同经费2亿余元)。涌现“共同富裕精准画像”“甬行码”“数字乡村大脑”等解决地方迫切问题的科技成果。先后与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市国资委等联合举办宁波经理学院,开办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党政干部培训,年均培训7000余人次。
学院概况
继续教育学院是根据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总体规划而设立的办学机构,是培养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学校为继续教育学院配备了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教工进行教学管理,成立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继续教育学院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层次、多形式、多学科的教育实体。
多年来,继续教育学院坚持贯彻“立足宁波、依托浙大、放眼全球”发展思路,坚持“为国家和地区培养卓越专业人才”重要理念,秉持“明德弘毅、开物启新”校训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和战略,充分发挥服务地方人才培养的窗口作用,规范办学行为,优化教学结构,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工作重点,把培养适应生产、服务、建设、教学、管理等一线岗位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学院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紧紧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形成以工为主、文理经法兼顾的专业体系,打造工学结合的理工继续教育特色,积极为宁波乃至浙江省地方经济有效地培养紧缺人才,努力为社会各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