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574-88229040
学历教育0574-88130278
院长信箱jjxyxlb@nbt.edu.cn
首页 > 要闻快讯 > 正文
要闻快讯
深化农业新质生产力研究 赋能农业新质人才发展
发布日期:2025-04-03点击数: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农人”培育指明了方向。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紧握高校资源,发挥理论研究与实践落地之间的纽带作用,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农业新质人才培养特色项目,逐步形成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并重的发展格局。

理论引领,创新研究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4月3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研究员吴春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壮大文化特派员队伍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时评文章,系统阐释了文化驱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路径与实践价值。文章指出,文化特派员制度通过“非遗活化+数字赋能”“产业融合+人才培育”等模式,已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标杆范例。文中以浙江、湖南、贵州等地实践为例,揭示了文化资源与科技手段深度融合对农业价值链升级的显著作用,如浙江余杭竹编非遗带动村民年均增收超万元、贵州“村BA”赛事拉动农产品销量增长40%等。该研究彰显了高校智库在农业现代化转型中的前瞻性思考,为学院服务地方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实践赋能,精准培训打造“兴农人”电商孵化工程

3月18日至4月10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充分发挥服务地方人才培养的窗口作用,联合鄞州区农业农村局策划实施“兴农人”工程农业电商直播专题培训班。项目聚焦农产品销售痛点,创新采用“以赛代训、以赛促学”模式,分四期为200名农创客、乡镇农业从业者提供直播运营、营销策划等实战技能培训,助力区域农业数字化升级。

培训班注重分层靶向培养,针对农创客(创业者、高校毕业生)与乡镇从业人员(脱贫户、种养大户)差异化需求,围绕农产品直播经济、文案创意、直播脚本设计、短视频制作等定制课程体系,特别设置“以赛代训”环节,通过直播大赛的形式检验学习成果,强化“理论+实操+竞赛”闭环训练。同时,充分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将文化特派员制度中的“非遗IP开发”“数字营销”成果转化为培训案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作为直播产品,推动学术成果落地应用。

以研促行,服务地方发展新格局。学院始终践行“理论研究与地方实践双轮驱动”理念,一方面,依托专家智库团队持续深化农业新质生产力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库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兴农人”工程等品牌项目,将理论转化为人才赋能实效。进一步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构建“文化+科技+农业”的协同生态,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同时总结培训经验,形成可复制的“电商助农”标准化方案,未来将拓展至更多县域,培育兼具文化传承力与数字竞争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在巩固农业人才培养优势的同时,学院还将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通过干企培训、技能培训、教师培训等多元化服务模式,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理工继续教育品牌。依托国内外高端访学特色项目,助力学员拓宽视野,促进区域交流合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光明时评文章链接:https://app2.gmdaily.cn/as/opened/n/510939c39e934b4d853066920a0d3822